转载李麦
按:李麦,我国大陆华德福教育第一个学校、成都华德福学校第一个班的学生之一。刚完成夏威夷大学学业。亲历了成都华德福学校三位创始人之一的其父总校长李泽武老师及学校从3名小学生、8名幼儿园孩子,发展到集幼儿园、小学、艺术农耕成长营(中学)、成人师资培训学校、成人全日制学校等于一体的,我国大陆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推荐的“华德福教育”理念的第一所学校的全过程。 《华德福白鼠成长记》第七篇《我在加拿大捡垃圾》。看罢这篇文章,我对华德福有点感慨:是否天下华德福学校都差不多,只是早些年晚些年而已,只要创始人初心不改,意志坚定,基本都会越办越好。游子在海外,感觉很神奇,祖国就是家,父母就是港湾,见到中国人包括华人华侨,就像见到亲人一般,思乡、思亲人、撕心裂肺。提到下雪,我曾见过6月飞雪,下大雪,受困几小时,突然雪过天晴,冰雪融化,车队安全下高原到叶尔羌城。再是滑雪,那是一个有瘾的活动,但一般人都喜欢到国外去滑雪,也喜欢讲述在国外滑雪的故事。在此推荐,最美丽的还是我们新疆,也有数不清的滑雪场,尤其是小孩子,还有兵哥们,滑雪就像过年一样,阿勒泰还是人类滑雪的发祥地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华德福白鼠成长记》连载之七: 我在加拿大捡垃圾 我在加拿大待到四月的时候,都还会下雪。成都人着实没见过这种阵势,四月不是都该穿短袖了吗?有的时候雪下大了,学校还会直接关闭,只能到小镇上的图书馆等黄老师来接。结果一次黄老师刚出家门,一个下坡打滑,不慎跌入田坝。这下大家都坐蜡了,想回家的回不去,黄老师自己也要等人来救了。最后还是麻烦台湾同学Wayne的父亲接人又救人,而田坝里的车要等交通部门的负责人拖车维修之后才能送回来。 开春之后大家喜欢去离学校不远的小森林。森林里有一条河,大家喜欢在冰水的河里游泳,或者在河边抽marijuana。一开始我像个乡下进城的看稀奇,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还准备拍照,还是时语告诉我他们在干什么。虽有所闻这类产品在国外属于常见消耗品,但是难免第一次看到还是有些震惊。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仿佛轻飘飘的不在地球上,但还在冲我慈祥的微笑,我觉得有点惊悚又有点好笑。后来我意识到,这种通过药物麻醉肉体把意识和自我困在美好的梦境里,应该是最便捷但是最伤害身体的一种做法吧。遇到这种事难免会和时语讨论一番,她说很多人觉得村子里太无聊精神太过空虚,抽上几口消磨时间。还有一些中二幼稚青少年,觉得做这种禁止的事偷偷摸摸的很酷,追求这种被家长抓到会打一顿的刺激感。我更震惊的是华德福的学生也会去做这种事吗?我觉得华德福的学生在学校会有更真实更健康的快乐,不需要这种飞在云端的快乐。但或许是我的思想太狭隘,也许在我们的眼里这种事不好,但是也许在别人的文化眼中,他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甚至18年渥太华(Ottawa,加拿大首都)都已经合法了。但我觉得华德福的学生至少都是在很清醒做着选择,上瘾的情况也非常少见。 但我肯定不会去做,因为我没有躁动不安的精神,也需要一具健康肉体品尝火锅的美味。 刚刚解冻的河 小镇里确实会比较无聊,也就一些特殊的活动充实了我在加拿大华德福的经历。而这特殊活动我们那是相当熟悉,那当然是筹款。我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不太理解我们要干什么,只听到一个词——BottleDrive(载瓶子)。这次是九年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一共八人。大家兵分三路,每队一张地图和一支笔,地图上标好了要发的路线。然后把一叠厚厚的小广告纸片塞给了我们,告诉我们不发完不许回来。哦原来是这个意思,那不就是我们走在路上常常遇到的,“这位朋友,城区精装绿地,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我、时语和黄老师一路,但是黄老师把我们送到指定的发传单路上后就摸鱼去了。我和时语一开始还要面子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因为到处都没有人。时语说不然就放在别人家门口,我觉得行。我们一起往人家家门走去,但不知为何,我们不自觉地踮起脚,鬼鬼祟祟的靠近房子,确认好邮箱位置或者大门口,然后放下纸条就跑,就跟后面有鬼一样。我们冲出来之后,我觉得哪里不对,问时语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像在做贼,时语说不知道,身体不自觉…… 之后持续挨家挨户的发纸条,当我走到第五家时候,冲进别人院子里准备放下纸条。然而纸条都还没脱手,就听到了狗叫!我赶紧丢下纸条,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慌不择路的跑回了大街上。刚刚缓过神之后看到时语从对面也神色慌张的跑出来,神秘兮兮的跟我说刚走到门口就遇到主人了。 之后好像业务熟悉了一点,我们速度有所提升。但引出了三只狗的狗叫,遇见主人只有两个,还有一个偷偷摸摸摸到门口被人家全家人在客厅大玻璃窗看的一清二楚。总之不管别的放下纸条就跑,打游击不过如此! 其实纸条上写着:各位敬爱的家长朋友,为帮助我校高中(IslandOak)九年级学生脱贫致富,有机会外出学习,恳请各位把家里的易拉罐打包好放到自家门口,届时我校九年级学生会挨个上门收垃圾,万分感谢! 我们三天之后又回到了这片街道,还带着麻袋。黄老师没法摸鱼了,因为这次得开车带着我们四处把一袋袋的易拉罐装回学校分类。有的居民非常好心,绑好了一袋易拉罐放在门口附上我们的传单专门鼓励我们。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打包好了放在门口,很多都在奇奇怪怪的地方得花时间多找一下,偶尔别人垃圾桶也得看一看翻一翻。我觉得不太好,有偷垃圾的嫌疑。还是时语果断,为了业绩顾不得形象了。我们一人抬着垃圾袋前面一人抬着后面,步伐整齐的飞速跑着放进黄老师的车里,一气呵成。 好不容易挨家挨户收集(强抢)结束,回到学校门口我们开始分类。因为加拿大本来就有垃圾分类,所以不会遇到很恶心的东西黏在易拉罐上,当时真的非常庆幸。分类主要是因为易拉罐有大有小,瓶子规格也不一样,那卖出去的价钱也是不同的。大家都要记好数,分好类,算好钱。我们忙活了很久,每个人分工明确,最后算出来大概几百美元,不算很多,但是毕竟除了人力和小纸片没有任何成本。之后我们又把分好类的放在来收的垃圾大卡车上,整个活动也算是圆满告一段落。 壮观的易拉罐“山” 还有另一个,就是去农场帮工。当然一般不是随便找一个农场,而是有机农场。华德福经常会跟几个词相关联,有一个词是有机(organic),还有一个是活力农耕(Biodynamic)。它们不仅纯天然无公害,还保持着原生态的平衡和大自然的规律在栽种。虽然种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很好吃(一般来说就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按理来说还是很好吃的,但有的食物本身味道就是原罪!),但是一定对人体很健康。而作为极其在意孩子健康的华德福教育来说,有机食物,很棒。有机农场,很贵,但是也很棒。 我们去的农场很大,种了很大一片田,旁边还有没有开放的大片草丛,也养牛养鸡养自己。我们去了解整个农场的构造之后就开始安排工作。比起德国的治疗农场,整个农场更丰富当然也更野蛮,需要做的事情更多。第一个工作内容是赶鸡进窝,本以为很轻松结果也很不容易,鸡到处拉屎,还有的试图逃逸,还有猛战斗鸡见人就啄。经常这边抓完了,那边又跑了,同学们最后还是一边补鸡窝一边按住躁动的鸡们才完成这项工作。 第二个工作是除草,比起郫县那个时候他们的地真的很干也不肥沃,种不出什么丰富的食物,英文统称GreenVegetable(绿色蔬菜)。我们挨个穿上围裙拿起钉耙,举着就跟农民起义一样到田里开始勤奋除草。还好都很苗条,不会像猪八戒。温哥华岛这边刚刚才回暖,还需要开垦荒地,大家还学会了开拖拉机,无证驾驶,田里飙车,积极翻土。 本来以为还要去挤牛奶,但是牛们还没开始工作。路过的时候它们理直气壮的瞪着我们,还会一边吃草一边发脾气跺脚,社会牛哥惹不起。 我们在农场工作了一个星期,手上的茧磨了磨,虽然大家的手还是很嫩。我在田里工作的时候还和九年级的同学们多聊了些,细聊才发现有的人实际和他们平时给人的感觉并不一样,能够相互学习。我也隐约觉得自己好像意识清醒了一些,感受到了自己细微的成长。 无证驾驶,不要抓我 之后就差不多学期要结束了,活动变得多了起来,比如华德福学校的汇报表演,戏剧表演还有十二年级欢送会。时语去了,整个欢送会非常精彩,大家偷喝啤酒,大放音乐,邻居投诉。警察出警,同学们闻风逃窜,森林乱拱,还有同学差点走丢。青春疯狂,我却无法理解这种奇怪的娱乐方式。因为我在思索一个问题。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思索和感受,我早就做好了不留在加拿大的决定。我认为地方小的局限性是很多的,也让我觉得在这里无法让我提高到我期望中的水平,或许大城市会比较适合我,或许等我老了会愿意来养老。我也很直接的表达了一下我的看法,而我尖锐的自我意识大概被我父亲看得很透彻,然后说不急,不急,再看看。而我母亲也没有多劝,我后来才明白,大概是在等我碰壁放弃,回头读国内的学校。除了在身边好照顾,还能少吃点苦。可我小时候人傻,没有get到,虽然get到了也不一定会听。黄老师倒是有留过我,说这边有时语有他们,十年级之后还能去德国做交换生,但是我觉得更不好意思,照顾我为我安排了很多。真的非常感谢黄老师和张老师愿意让我有这个机会。 之后就是准备回国,更多的是迫不及待和雀跃,而不是对未来的担忧。因为我是第一次那么久没有见到我的父母,还有我的朋友们,还希望回国吃火锅干锅住在马桶上。 因为他们一家人都不回去,我需要自己一个人回国。我有点小胆怯,但是更兴奋。本以为我也会坐船去温哥华机场,却没想到坐的喷气小飞机。我第一次坐这种只能载几个人的小飞机,从海面上起飞,荡起很强的海浪。但非常恐怖,摇晃的觉得自己喝了几斤白酒。以后有机会建议大家都尝试体验一下然后就再也不要尝试了。到了温哥华机场之后一切顺利的回了成都,一路上还有好心人大哥大爷大妹子帮我搬行李。 加拿大的旅途到此也走向了尾声,这段旅途我学会了很多,也是对西方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特别是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我后来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帮助。然后呢?我拒绝了加拿大的选项,又回到了不知道去哪儿上学的状态。我本人当时并没有焦虑和担忧的状态,我想的是,过暑假,好耶!然后在机场拥抱了来迎接我的父母。 我接下来的人生和旅途也许冥冥之中早有注定,暑假刚刚过完,我“迎面撞上了”我未来的学校,和“它”的肚腩。 未完待续…… 作者心语 非常感谢大家的喜爱和转载!也希望在别的地方看到的朋友能点进我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jd/7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个节日,让我们同在渥太华沐春风终令思故
- 下一篇文章: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丨可下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