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记者:胡宪李博实摄影:李博实

前加拿大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赵朴(GuySaintJacqus)先生最近很忙,他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见诸电视和报端。除了接受媒体采访,他作为中国事务高级顾问,还要接待和回答来自加拿大企业、商人和友人的各种提问。

年12月17日下午,在蒙特利尔南岸星巴克咖啡馆,赵朴先生在百忙中接受了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独家采访。这是他第一次就“孟晚舟案”接受华文媒体采访,他希望向华人社区及中国读者传达加拿大人就此事的解读和感想,表达他本人对中加关系前景的忧虑,以及他对解决目前危机的建议和期待。

赵朴先生于年进入加拿大外交部工作,曾被派驻北京、香港、金沙萨、华盛顿和伦敦。他在中国生活和居住13年,讲流利汉语,年-年间担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期间,为推动中加双边关系的发展做出许多贡献。

记者本人曾在北京加拿大驻华使馆和石家庄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就加中关系和“当代白求恩行动”对他做过专访。在记者印象中,他是一位对中国怀有深厚友好情感的加拿大人。本次采访,赵朴先生依然坚持全程使用中文,令记者甚为感动。

加中关系堪忧

记者:中方批评西方仍然在用冷战思维看待中国,CBC的报道也引述经济学家说,加拿大在支持美国的“新冷战”。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赵朴:这些天我见了一些和中国有关系的加拿大人,他们有的怕去中国,一是担心自身安全,我说,不用怕,人身安全没有问题;第二是担心中国同事对他们的态度,我说,他们有可能会批评加拿大,你可以不发言,可以说你希望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

一位父亲问我是否应该让他在上海上学的儿子回到加拿大,我说现在没有这个必要,看看情况再说。

说到加中关系,如果在11月30日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很不错”。因为就在11月中旬还有加拿大的四位部长和三位省长在北京参加加中经济金融战略对话和进行商贸访问,双方有很多机会合作发展。

对比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我们在四年前就和中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加拿大是第一个给中国公民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美国是在一年半后才给的;华为公司在加拿大做生意,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加拿大不抵制华为,我说,华为是一个很大的公司,我们也需要华为。

加拿大跟华为有一个备忘录,规定华为在加拿大安装和使用设备时,我们要检查设备是否有问题。我们有非常好的技术人员,可以确认目前华为的设备是没有问题的。我还建议美国和其他国家参照加拿大的备忘录做法。

现在很多加拿大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对我们这么厉害。很多记者对我说,如果中国不明白加拿大的做法,我们要考虑批评中国是一个不可靠的国家,要跟中国保持距离。我个人认为,这个情况是很危险的。

记者:当西方舆论希望中方更多了解西方的法律体系时,您认为,加拿大政界是否对中国有足够的了解?或者,是否知道如何与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打交道?

赵朴:我认为加拿大不太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反应表示很吃惊。很多人问我如果你现在还是驻中国大使,你会怎样。我说我想我会建议总理或外交部长派部长级特使去中国进行沟通,表示对这件事的发生我们很遗憾,说明为什么我们没有其他办法,同时问他们中国为什么生气?

中国和加拿大的法律不一样,双方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当然加拿大驻华大使也可以传递信息,但我认为不够,高级别的对话很重要。否则会越来越麻烦,可能会变成长时期的问题。我们也要告诉中国,打压加拿大太厉害,会让加拿大人疏远中国,同时也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所以我昨天还对媒体说,加拿大政府应该尽快和卢沙野大使联系。

记者:您个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对西方世界更多地是一种威胁,还是一种机遇?

赵朴:我们的总理希望帮中国的忙。如果可以支持中国,他一定去做。年总理访华,我在,他在讲话中说,很高兴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全球和平很重要,希望中国做贡献。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仍然说比较乐观,我们不能改变中国,但是可以给中国建议。中国很大,但我们不必害怕中国。可是在抓了两个人后,很多加拿大人来跟我说,他们对中国崛起有了不同的看法。

记者:从长远来讲,加拿大怎样看待和处理她与美国以及她与中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在分别发展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的同时,是否还要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关键是什么?

赵朴:我们的领导人没有办法,因为我们跟美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我们和美国的引渡条例很清楚,如果一个国家提出引渡要求,另外一个国家必须去做。如果换做是加拿大向美国提出引渡,美国也会这样做的。

如果几年后中国和加拿大之间也有引渡条约了,加拿大也是可以应中国要求对美国人进行引渡的。如果特鲁多让孟晚舟走了,那么我们和美国之间的问题会非常大,可以称之为危机,他们会认为加拿大是不可靠的。

从贸易上看,中国虽然可以给加拿大很大压力,但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出口国,美国是第一,占加拿大出口总量的75%,中国只约占4%。而且我们和中国还有贸易逆差。

我们的总理曾说,加拿大在很多方面可以帮到中国,比如环境保护,清洁能源,海产品等。加拿大也有很完善的银行制度和医疗卫生行业可供中国借鉴。加拿大和中国的互补性很强,也有很多很好的合作例子,比如电子支付,高铁等方面。

现在使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jd/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