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闷热潮湿,是脾最容易为湿邪所困的时节。

家长都知道要给孩子祛湿,但是祛湿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不了解其中具体的区别,就很可能导致没有什么效果。

今天就说说:怎么给孩子正确祛湿?胜湿、化湿、燥湿、利湿等祛湿方法有何不同?

夏天孩子特别容易湿邪重。如果湿邪停滞在体内排不出去,时间长了就容易夹杂其他邪气,发展成风湿、寒湿、湿热、暑湿,进而导致疾病。

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湿邪,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那么就需要具体分析,辨证施治。

给孩子祛湿

首先要看湿邪重不重

给孩子祛湿的前提是体内有湿邪,盲目祛湿是不可取的。判断孩子是否有湿邪,主要看以下3点:

01

大便软烂、黏腻

大便能直观地反映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大便软烂、黏腻,粘马桶不容易冲掉,中医称之为便溏。便溏就是孩子体内有湿邪的表现。给孩子擦屁股,如果总是擦不干净,也是有湿邪的表现。

02

舌苔滑腻、有齿痕

孩子舌面滑腻、湿漉漉、有水汽,或者舌边有齿痕,也是有湿邪的表现。如果舌苔黄厚腻,说明湿浊内蕴化热,湿邪已经很重了。

03

身形虚胖、易出汗

肥胖的孩子大多都是湿邪重的,我们管他叫虚胖。这类孩子性格上偏向于内向、懒散不想动,也不是很活泼,稍微活动就会出汗,嘴巴里很黏。

湿邪表现不同

祛湿方法大不相同

中医讲究辨证。每个有湿邪的孩子,体质、身体情况不尽相同,祛湿邪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大体上来讲,有胜湿、化湿、燥湿、利湿4种方法,分别应对不同种情况。

01

风团荨麻疹、瘙痒,外洗防风胜湿汤

有风团荨麻疹、发热怕冷、没有精神、身体瘙痒等营卫失和、明显外感的孩子,更适合用胜湿的方法。

胜湿,常见于祛风胜湿,主要是通过疏散风邪、发汗解表来祛湿。可以这样理解:地面上有一滩水,风若足够大,就能水湿吹干。

此类药多为升阳风药,偏温、辛、甘,如羌活、独活、升麻、防风等。发汗力度普遍较强,容易伤气阴,所以气虚、平素出汗多的孩子不宜多用。

外洗方:防风胜湿汤(具体做法见文末)。

调理方法:

1、适度户外活动激发阳气,抵御肌表的风湿之邪,通过肌肤腠理排泄湿邪;

2、膳食中可添加防风、羌活等祛风胜湿的药物,搭配热粥,既能祛风祛湿,也不伤脾阴,以微微发汗为宜;

3、不要给孩子吃发汗的辛辣之物。这类食物多辛温助火,很容易加重内湿,与外湿相合加重病情。

02

湿浊困脾、食少便溏,喝砂仁消滞茶

食少体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的孩子,多是湿邪滞于上焦和中焦(肺、脾胃)等部位,可以用化湿的方法。

化湿,是用芳香类宣透轻发之物去除湿邪。简单来说,芳香就是有特殊香味的药食材,比如佩兰、广藿香、砂仁、豆蔻、草果等。

芳香药对脾胃中焦的湿邪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有直接燥化的作用,但没有燥湿药力度那么大;二是有激发和加强脾脏化湿的作用,舒畅气机。可以理解为:用辛香味“唤醒”被湿邪困住的脾胃,就如同辣椒、五香、八角等香料可以激发食欲一样。

食疗方:砂仁消滞茶(具体做法见文末)。

调理方法:

1、藿香正气口服液为此法的典型应用。当孩子受凉呕吐、食欲不振、有寒湿感冒迹象时可服用;

2、夏天不要让孩子吃冰镇食物,特别不要在运动出了很多汗以后,再吃雪糕、冷饮、酸奶。

03

腹胀满、苔白腻,用陈皮生姜瘦肉粥

腹部胀满、口黏、口淡、恶心、呕吐、大便清稀、苔白腻的孩子,可以用燥湿的方法。

燥湿,可以理解为吃一些很干燥的东西,将体内的湿邪吸收,但也容易伤津液。当湿邪明显困阻中焦脾胃,需要用辛温苦燥之品祛除湿邪。由于孩子虚寒体质较多,所以燥湿多用苦温的药物,如厚朴、苍术、陈皮、白术等。

食疗方:陈皮生姜瘦肉粥(具体做法见文末)。

调理方法:

1、饮食清淡、少吃多餐;

2、小儿推拿温和有效,如清脾经、清胃经、摩腹等手法。

04

舌红、苔黄腻、小便黄,用赤小豆冬瓜生鱼汤

湿热困阻下焦脏腑,有黄疸、尿路感染、尿频、外生殖器感染,伴有舌红、苔黄腻、大便软烂的孩子,用利湿的方法。

利湿,主要针对中下焦(脾胃、肾)的湿邪,通俗的理解就是利尿。如果孩子湿邪聚集在身体中下部位,此时往上走路途比较远,所以更适合经尿路而出,路程就比较近。利湿的清热类食物相对苦寒,容易耗伤津液和阳气,故阳虚、阴虚、肾虚、遗尿的孩子慎用。

食疗方:赤小豆冬瓜生鱼汤(具体做法见文末)。

调理方法:

1、饮食清淡,多喝温开水,增多尿量;

2、适当喝碱性饮料,如胡萝卜汁、苹果汁,可以碱化尿液,减轻尿频、尿急症状;

3、适当吃些冬瓜、苦瓜、薏苡仁等,有清热、利尿作用;

4、忌食辛辣、燥热刺激性及温热性的食物,如生姜、辣椒、大蒜等;

5、如果孩子水肿,要控盐,限制饮水量;尿量增多后,宜低盐饮食,避免伤及肾气。

上下滑动查看

‖胜湿外洗

防风胜湿汤(外用)

材料:防风5克,川芎5克,紫苏叶5克,前胡5克,泽泻5克,陈皮5克,厚朴5克,苦杏仁5克,大腹皮5克,茯苓5克。(1人份)

做法:先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在锅内浸泡20-30分钟,水量一般控制在毫升左右。先用大火将药水煎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即可。煮好后将药水倒入浴缸或澡盆,加入适量热水,待水凉至40摄氏度左右,即可开始局部浸泡、擦洗、冲洗等。药浴疗法。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痒。

宜忌:2岁以上孩子辨证使用,蚕豆病可用。

‖化湿食疗

砂仁消滞茶

材料:砂仁3克,炒麦芽5克,炒谷芽5克。(1人份)

做法:药材洗净后,将炒麦芽与炒谷芽放入锅中,加入ml清水,煮20分钟后加入砂仁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芳香化湿,消滞开胃。

注意:1周1-2次,2岁以上孩子辨证使用,蚕豆病可以用。

‖燥湿食疗

陈皮生姜瘦肉粥

材料:陈皮3克,生姜3片,瘦肉25克,大米25克,盐少许。(1人份)

做法:1、将陈皮、生姜用温水洗一洗备用,瘦肉切片腌制备用,大米洗净后用水泡30分钟;2、在锅中加入陈皮、生姜、大米和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煎20-30分钟左右;3、再加入瘦肉煮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理气、燥湿化痰。

宜忌:1岁以上孩子辨证使用,蚕豆病可以用。1周1-2次。

‖利湿食疗

赤小豆冬瓜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10克,冬瓜克,茯苓10克,生姜5克,生鱼半条。(1人份)

做法:生鱼宰净、煎黄,冬瓜连皮切块;与赤小豆、茯苓、生姜同煲汤,加入少许盐调味。

功效:清热祛湿、利尿消肿。

宜忌:2岁以上孩子辨证使用,蚕豆病可用。1周1-2次。

最后提醒家长们:夏天给孩子祛湿,目的不仅在于祛湿,更是为了让脾胃脱困,重新健运,所以以上很多方子都是有健脾功效的。孩子脾胃健旺,运化能力增强,体内生湿的机会、生病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作者:黄穂平

策划:凌云

排版/插图:老叶

大家日常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苦恼,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区提问。儿济妈妈,和专家一起用知识守护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dt/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