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者介绍
/腓烈德立克·威廉·飞柏 生在教会多事之秋而持定基督生命这首诗的作者,是十九世纪在英国天主教内最有名的诗人——腓烈德立克·威廉·飞柏,他于一八一四年生在英国约克郡卡瓦利(CalverleyYorkshire)教区牧师的馆邸。当时的牧师正是他的祖父,他在家中排行为第七子。飞柏家族原来是法国的更正教徒,或称为预格诺派(Huguenots)圣徒,当宗教改革运动横扫法国的时候,天主教会便不择手段,来扑灭任何反抗教皇的星星之火;然而加尔文的教义,却像野火一样地蔓延开来,连天主教的异端裁判所,都吓阻不住圣徒奔流的殉道之血。直到一五九八年,法王路易四世签署了有名的“南特勒令”(EdictofNantes),他们才得与天主教徒同享平等的公民权和宗教自由。这种光景持续了八十七年,到了一六八五年,路易十四撕毁了这项敕令,逼迫又起,他们只有逃亡一途。飞柏家族就是当时逃到英国来的,到了飞柏出生的时候,他的家族在英国中等阶级中,已是显赫有名的了。诗人出生在这样一个脱离天主教桎梏的家族中,为什么到了他自己壮年的时候,又投回天主教的怀抱呢?这件事的确令人费解,难道他忘了,他祖先们为了良心向神清白自由所流的殉道之血吗?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英国国教的多事之秋,先有一八三一年达秘等人得着“教会合一”的光,而兴起“普里茅斯弟兄们”;接着一八三三年歧市尔(J.Keble-)在牛津大学掀起“牛津运动”。他们的原意都是好的,他们不只是不满意于当时国教下沉世俗化的光景,而且要弄清楚国教的立场和根源。很可惜,牛津运动后来变质了,运动中后起的领袖纽曼(JohnH.Newman,-),居然惑于天主教的“统一”和“庞大”,而投向教皇的怀抱;这还不止,一时之间,有九百多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传道人)也盲从跟进,进入天主教,这实在是教会史上的一大憾事。出生牛津大学的飞柏无形中受了影响。但是我们仍然要感谢主:他个人属灵生命的成熟和影响力,并没有因此打岔。我们从他的诗歌里,就可以发现,他实在得着了奥秘派的精髓,进入了基督内住丰盛生命的境界。其实,这点也是他当时转入天主教的主因。虽然如此,他仍然没有背弃加尔文主义的真理。这两点,我们都可以从他的诗歌得着证实。深入的恩赐与生命孕育于敬虔的童年他出生后不久,就随父母迁往比夏·奥克兰(BishopAuckland),他的童年是在那里渡过的。因为排行在他前面的两个哥哥,因病夭折,所以父母格外疼爱他,他母亲简直就把他看成神补偿给她的儿子似的来珍惜他,这使他从小就享受到比别人更多的亲情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tq/5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品读经典丨杜甫流传最广的20句唐诗,全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