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未来注定要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他们将和来自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族裔与母语各异的人成为同事;他们会去往各个大洲上学,工作,居住,出差,旅行。

那么,现在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可以做什么呢?

我的第一个直觉的感受,是我们的孩子现在就开始面对全球化,是不是太早了些呢?

可是,我回顾了一下最近60天的生活,倍感震惊。

就在年的这个寒假,童书妈妈在中国的义乌办了一个冬令营,来自芬兰的20个孩子和来自中国各地的30个孩子,一起去”读懂义乌“。他们用中文、英语、芬兰语交织在一起的语言,实现了采访、探寻、研究、创意等等的复杂课程,也在一起游戏、运动、舞蹈,享受青春的美好生活。

到了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是在葡萄牙里斯本度过的。和我们一起的,有四个家庭,一个是来自挪威的华人家庭,一个是来自纽约的亚裔妻子美国丈夫的家庭,一个是来自中国太太葡萄牙丈夫的家庭,一个是华人夫妇在欧洲居住的家庭。

五个国籍不同,但都有中国血统的孩子,用中文、英文、葡萄牙语、挪威语在一起玩儿游戏。大人们呢,则在一起聊各自的工作、生活,还在商讨着一起做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从欧洲回到北京之后,我们又出差去了一趟加拿大,见到了久未见面的大学同学,他刚刚从国内回去。他的工作重心,也是在中国,经常在国内出差。而另一位和加拿大人结婚并定居在渥太华的中学同学,则跟我说,因为工作的原因,她下个月就要举家搬回北京了。

而就在昨天,万科梅沙户外的欣总,带着芬兰建筑教育机构Rrkki的负责人前来聊合作,之前,我们已经把万科的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教育课程落地在了万有幸福空间。这个周末,童书妈妈将接受澳大利亚大使馆的邀请,前往使馆参加澳大利亚文学周的活动。

……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全球化的时代:

全球化不是未来的趋势,它已经来临,它就在我们身边;

全球化不仅已经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注定会改变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好的教育,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出国才能得到,但是,我们肯定多多少少都会和全世界发生关系。

在纽约,有一所学校,

从诞生的那天就胸怀世界

三次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以一本《世界是平的》,向大众宣布全球化不可避免,已经到来。

地球已经在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浪潮中,真正地成为了一个村落,我们把它叫做地球村,Globalvillage,或者,叫做世界村,Worldvillage。

可以说,现在任何领域,无论你是生产一款手机,还是创作一件艺术品,只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会遇到全球化的问题。所以,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须的思维方式。

但是,在教育界,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些后知后觉,绝大多数学校里,仍然在运用着过去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注定要面向未来的孩子。

年,在纽约曼哈顿,有一所学校,在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真正地胸怀世界。

▲南希·舒尔曼是幼教领域极具威望的教育家、领导者和作家,著有《寻找合适的幼儿园》一书,从事教育工作超过40年。从年到年,她担任美国著名的纽约92街Y幼儿园(92ndStreetYNurserySchool)的园长。从年爱文建校起,Nancy担任爱文纽约校区的早教中心主任,是爱文的创始领导者之一。

它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教育界著名的南希·舒尔曼(NancySchulman)女士。南希是早教领域极具威望的著名教育家、领导者和作家。年,她与艾伦·伯恩鲍姆(EllenBirnbaum)合作出版了《寻找合适的幼儿园》。年至年,担任美国著名的第92街Y幼儿园园长,拥有在纽约市私立学校超过40年的工作经验。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人物介绍稍显正式,那么,我来介绍一下南希担任过园长的“第92街Y幼儿园”的传奇吧。这所幼儿园建于年,它被《纽约时报》评为“竞争最激烈的幼儿园”之一。

但南希也想认真面对教育的“全球化”问题,因此她参与创立了一家全新的教育机构,就是爱文的幼儿园。

正如后来学校的首席学术官泰·汀力所阐释的那样:“如果我们要为学生们准备好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就必须改变教育他们的方式。”

怎么改变呢?就是让孩子们真正地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去学习、去成长。那么,怎样达到这种目的呢?就是去打破地域的限制,让五大洲的孩子可以从小就联通在一起,具有国际视野地一起成长。

这样的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全球教育体系,由共同的愿景、共享的课程体系、相同的招生标准、一样的教师发展培训以及最先进的教学设施整合而成。

这里培养的,是未来的全球公民,让孩子们拥有全球化的视野,想的不止是自己的生活,自己能够拥有什么,而是放眼全球,思考如何能创造更好的未来,以及更好的世界。

于是,这所爱文世界学校(Avenues:TheWorldSchool),就在年诞生在纽约的曼哈顿了。

▲美国,纽约校区。

▲巴西,圣保罗校区。

▲中国,深圳校区。

到今天,创立6年之后,爱文世界学校已成为知名的顶级私立学校。爱文拥有超过名教职员工,共培养了超过名学生,向全球各地输送了四届毕业生,并在巴西的圣保罗、中国的深圳,有了新的校区。

堪称最前沿的真正的世界学校,

它的教育到底什么样?

爱文是“一所”学校,在世界各地没有分校,只有校区。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爱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这些校区,和纽约校区的教育是一体的,是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分校的概念。爱文计划在世界各地璀璨的城市中建立校区(包括在中国建立多个校区),这些城市通常是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政治和商业中心。

这将不是一系列有着不同教育方式的学校,而是一个高度整合的全球“学习社群”,联结和支撑这个社群的是共同的学校愿景、统一的课程体系、相同的招生标准、专业的教师队伍,以及最前沿的现代科技。被爱文一个校区录取的学生将自动被爱文其他校区录取,并有机会在世界各地学习。不像国际学校主要针对所在城市的外国人社区,爱文世界学校的主要生源将是当地学生。

就像爱文所梦想的:TheWorldSchool,我们的校园就是世界。

被一个校区录取,同时也被其他校区录取。

世界学校的优势,就是世界各地校区的老师、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互访、互学,交换、协同。

比如,随着圣保罗和深圳校区的建立,爱文纽约校区工作的老师已经搬到了巴西和中国。同时,每个校园都会吸收当地的特色,为本地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爱文的全球招生标准是当一名学生被爱文的一个校区录取时,他也同时被爱文的其它校区录取。这样,爱文的学生们可以在无限的可能中成长,成为能跨界自如的全球公民。

熟练掌握第二语言,高中掌握第三种语言。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首先必须熟练掌握一门第二语言。爱文从进入“早期教育中心”开始,就让美国的孩子身处中文和西班牙语的环境中,并通过在小学、中学、高中的持续学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并且,在高中毕业阶段,能够熟练掌握第三门语言。在爱文深圳校区,孩子则会从小在“中文/英文”双语沉浸式教育中学习。

沉浸式的语言教学,让语言不仅仅是功课。

爱文的语言学习方法是著名的“沉浸式”教学,独具特色。它不是去学习外语,而是用外语学习各种学科,也营造一个外语的整体环境,让学生整体去感受、去体验、去学习。也就是说,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功课,而是通过每天的语言学习改变学生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比如,在深圳爱文,从小班到大班,是一天英文、一天中文,如此反复交替的语言环境。有了这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再加上一流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真正把语言用在日常交流中,这种能力将让他们受益终生。

世界学校里,当然要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jd/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