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温哥华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很多细节只有常住一段时间才能体会。我今年在温哥华旅居了两个月,一直没来得及总结和分享,这个城市是值得好好聊一聊的。 官方语言之一-中文 从洛杉矶机场(LAX)出发,在西雅图(SEA)中转,最后到达刚到温哥华机场(YVR),这一趟行程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有两个,一是西雅图-温哥华这么近的距离居然可以用飞的,再就是到达温哥华机场后三种语言的指示牌,这三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中文。目前走过的其他北美城市的机场都没有这种普遍存在的中文指示牌,令人倍感亲切。 从西雅图机场(SEA)到温哥华机场(YVR)直线距离只有公里 英语、法语、中文是温哥华机场指示牌上的三大语言 走了几步后进一步发现,中国人的影响力真不小,一处商业地产地产广告最大的几个字全用中文写上去了。 实际上,机场遍布房地产项目广告的情况只在中国比较多见,其他国家机场广告大都是各类消费品、金融的主题。华人与当地的房地产有很深的关联,在大温哥华地区的房地产经纪人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华人。 在其他城市少见的机场房地产广告 在温哥华都会区南部的列治文(Richmond),几乎已经成了中国城市,银行办事可以说中文、沃尔玛超市里的商品标识也有中文,中文已经成了官方语言。如果你不懂英语,在列治文一定可以过得很轻松,如果你英语很好,在这里生活久了英语可能会逐渐退化。 沃尔玛列治文店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列治文这个华人城市的街道整洁大气,相比之下,美国一些大城市(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的华人区显得有些脏乱差,这可能是因为温哥华的新移民数量更多的原因,越新的中国移民,素质往往越高、财富往往也越多。 温哥华的华人分布不仅限于列治文,而是遍布整个都市圈,区别只在于各地比例。大温哥华地区的华人比例之高和影响力之大,北美没有第二个都会区可以比。根据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大温哥华地区有47.5万华裔人口,占大温地区总人口的19.3%。其中,列治文的华人比例为52.5%,高居各地区榜首。 大温地区华人比例排名前十 当地文化和宗教多样性很好,图为位于列治文的观音寺(InternationalBuddhistSociety) 从粤语到汉语 早期,大量香港人移民温哥华,使得粤语成为温哥华华人群体中使用最多的语言。港人对加拿大的爱太深:包括李嘉诚在内,目前香港前五的富豪中有四位拥有加拿大国籍。直到现在,温哥华一些中文广告牌上的繁体中文和措辞风格,都还是有着很浓的“港味”,更有人戏称Vancouver为Hongcouver。 香港前五富豪的信息(来自维基百科) 香港人再强,毕竟也只有多万人,中国大陆14亿人的经济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加拿大华人移民的结构。 招待我的朋友移居温哥华已经十七年了,他告诉我说,在他刚来的时候,位于列治文的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往往需要应聘者懂粤语,但今天对粤语的要求没有普通话多,当然,如果一个人的英语、普通话、粤语都能说好,那在温哥华自然更有竞争力。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加拿大使用人数排名前四的语言分别是:英语、法语、普通话、粤语。在温哥华部分地区(如列治文),生活根本不需要会英语。 温哥华的一处地产广告牌,浓浓的香港范儿 最好的夏天 温哥华拥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虽然纬度很高,却被誉为气候宜人、适合居住的城市,夏天多为20多度,冬天绝大多数时候也在零上。在温哥华一年的十二个月里,最好的又属夏天,因为夏天凉爽又晴朗,冬天多雨。对于不喜欢雨天的人,温哥华有一半的时间是不好的,所以要旅行,尽量选择夏天到温哥华;如果你正在选择移民地区却又不喜欢雨天,温哥华可能就不太适合了。 温哥华气候统计表- 温哥华的云让人印象很深,总体而言就是常见很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清爽有质感,看到这样的天气,我就知道空气质量是很好的了。这里的夏天极少用到空调,平均每年夏天需要开空调的时间大约只有1-2周。 温哥华的夏天比加州(尤其是南加州)要好,因为温哥华更凉爽,不会那么干燥,而且这里的晴天大都是有云的,万里无云的天在温哥华比较少见,在加州却是常态。 到达温哥华后第二天的天气 西温山上远望市中心 蓝天白云下的冲浪者 在北温海边的一张照片,当时的pm2.5浓度为3μg/立方米(50以内即为优秀水平) 官富遍地的谬传 温哥华本地产业主要是航运、旅游、服务等传统行业,并没有像西雅图那样拥有微软、亚马逊、波音、好市多等超级公司的造富能力。据统计,温哥华目前的平均税前年薪只有5.8万加元,大多数工薪阶层的税前年薪都在10万加元以内。 凭这样的工资收入,要在温哥华买到动辄万加元以上的独立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温哥华的吸血能力特别强,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流入。 我在当地的经纪人朋友告诉我,对于当地超过万加元的房产买家,他们的房款基本上都不是在温哥华本地赚到的,而是来自海外,在海外资本当中,中国资金又是最大最重要的一个。 有一天我去温西办事,回程到孟晚舟的家看了看,当时外部正在装修,差点没认出来 于是就有这样的传言,说温哥华是“大奶屯”,温哥华的华人都是富贵人家的亲属。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温哥华有没有富贵人家?当然有,但仍然是极少数,温哥华无论是原居民还是新移民,绝大多数人都是中产阶级,温哥华街道上大多数车仍然是丰田、日产、福特等高性价比的品牌。 被神化了的传言同样说到了美国洛杉矶,很多年前,网上说罗兰岗是“二奶村”,说罗兰岗都是富人的情人,住豪宅开豪车...但实际上去罗兰岗走走,你看到更多的会是超市里买菜的大爷大妈和华人收银员,罗兰岗在南加州也完全不算是豪宅区。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富人都是相对少数的。 和一些本世纪初移民到温哥华的朋友聊天,有人表示自己移民移早了,这几年登录温哥华的新移民一个比一个有钱,多的不用说,这十多年下来,国内大城市一套房的增值都不得了了,这个说法的确没错。 房价最高的加拿大城市 温哥华是加拿大无可争议的房价最高城市,一套地段、学区、面积、屋况相似的房子,温哥华的价格是多伦多的两倍。 高房价的本质是高地价,伴随着土地价值越来越高,有更多业主将老屋推倒重建,在列治文几乎每一个社区都能见到正在改建的房子。由于土地完全归业主所有,所以重建房屋只需经当地政府审批并且公示一段时间即可。因为前些年的改建,现在常见到有很多70年代的老房与刚建好的新房同在一个社区,这个现象在列治文尤其明显。 一处重建房屋,将独立屋改为联排屋,建筑密度大幅提升 一处建好不久的新房和旁边70年代的老房 温哥华的高房价和低房产税率有直接关系,目前温哥华的平均房产税率大约只有千分之2.5,大概是邻居西雅图的三分之一、多伦多的二分之一,这样的低持有成本让温哥华房价在过去一些年持续大幅上涨。 为了控制房价,BC省于年8月对非加拿大公民、非加拿大永久居民在当地的买房设置了外国人买房税,该税推出时为15%,后来在年又增加至20%。温哥华的商业地产没有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因此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转而投资温哥华当地的商业地产。 除了对非加拿大居民征收外国人买房税外,温哥华还对所有一年空置超过天的空置房征收“投机空置税”(Speculationandvacancytax),其中对于外国人的物业,税率高达2%;对于有加拿大身份但不在BC省的,税率为1%;对于BC省居民,设置40万加元的免征额,空置房市值的超出部分将被征收0.5%的空置税。 空置税相当于在温哥华超低的房产税基础上增加了持有成本,但由于温哥华新移民很多,住房需求旺盛,空置率一直较低,所以被收空置税的人并不多。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些华人聚集区的租金和Airbnb短租价格,在年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一劳永逸地买房囤房是中国人的最爱,温哥华针对买房增加外国人交易税,又针对空置房的持有过程课以重税,这使得当地房价迅速降温,成交价整体上比高位已经下跌15%,目前市场还在持续探底。 温哥华房价5- 自然资源 温哥华有山有海有湖有岛,如果我们看一下地图,还会发现温哥华是北美地区距离冰川最近的大城市。如果你热爱徒步或滑雪,温哥华周边的户外资源一年也走不完,生活绝对充实! 温哥华有山有海有湖有岛,向北一小时车程即可进入可见的冰川 由于温哥华海多湖也多,所以轮渡成了这里常见的交通方式。有趣的是,不少轮渡线路的距离不长,三五公里甚至更短的直线距离,当地居然不建桥,而是使用轮渡将通勤车辆送到另一边,这浪费了出行者很多时间和费用。 后来才了解到,对于建设跨海大桥如此谨慎是出于当地预算和环境保护的考虑。 海天公路分支-HorseshoeBay通向一处港口的快速路,在此出发的最短轮渡距离目的地BowenIsland仅4公里 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温哥华为户外徒步者提供了完美体验,大温哥华地区目前有名的徒步道(trail)就有条,每一条在温哥华徒步官方网站(vancouvertrail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jd/5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渥太华新增16例,医院警局消防局皆有
- 下一篇文章: 渥太华现实版ldquo人民的名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