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那家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7875/

(本报记者刘芳发自蒙特利尔)今秋,正值白求恩逝世80周年,为向历史致敬,更为继往开来,继承、发扬白求恩精神,在实践中加强中加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加拿大滑铁卢孔子学院暨魁北克孔子学院联合举办了白求恩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以“同一片天空下”、“海外华人的白求恩写作”、“白求恩精神于今意义何在”三大主题的系列研讨会、专题讲座、影视观摩、专著发布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缅怀英雄,深层次多角度解读白求恩精神。

图为与会中加代表在会议现场进行讨论(图片来源中新网)

据此次纪念活动的发起人及总策划之一,滑铁卢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李彦教授介绍,十年前的年,这两所加拿大的孔子学院便联手举办了纪念白求恩逝世70周年的首次研讨会。今秋两院再次携手,共襄盛举,精心策划了更大规模的系列活动,以表达对这位国际主义战士永不磨灭的敬意。

身为滑铁卢孔子学院加方院长的李彦本人就是一位白求恩研究专家,发表过多部作品,通过扎实可靠的采访寻觅以及文牍发掘,将鲜活的白求恩形象和立体的白求恩精神成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她于年3月22日在本报“星期天夜光杯”刊登的报告文学《白求恩大夫的最后恋情》,曾获得“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图为李彦刊登在本报的获奖作品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各界的嘉宾。既包括来自白求恩家族、故乡、母校的代表,也包括来自中加两国文化界、医学界、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专家,以及中加政界代表等。加拿大的与会者包括来自贵湖市的阿诺德·白求恩牧师(Rev.ArnoldBethune)。他是白求恩家族的后代,曾多次率领亲友奔赴太行山凭吊白求恩之墓,演讲的题目是《白求恩精神的源头》。他认为白求恩无私服务的精神,既是家庭传统的因袭,对于今天中加友好关系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为本报记者刘芳与白求恩家族后代阿诺德·白求恩合影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心脏外科专家艾瑞特医生(Dr.LeeErrett)曾荣获“诺尔曼·白求恩奖章”,并于年成为首名“中国大使奖”奖章获得者,被誉为“新时代的白求恩”。他所创建的“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二十年来组织了四百名加拿大医生,义务前往中国偏远地区提供医疗服务与教学培训。

加拿大著名白求恩研究专家、历史学教授拉瑞·汉纳特(LarryHannant)的著作《激情政治:诺尔曼·白求恩的写作与艺术》曾荣获多个研究成果奖。他在会上着重介绍的是白求恩与社会的变迁。

拉瓦尔大学的历史学者马克·圣皮埃尔(MarcSt-Pierre)的演讲题目是《白求恩在加拿大公众中的千面形象》,介绍了加拿大前总理老特鲁多政府如何使白求恩成为对加拿大整体国家形象有影响的史实。

位于蒙特利尔的“奥宾基金会怀尔逊国际中心”与中国出版集团合作,出版发行了中、西、英、法多语种大型《白求恩画册》。该中心主席阿兹斯·法尔先生(AzizFall)的演讲题目是《白求恩大夫之于二十一世纪国际主义的意义》。

万里迢迢来自中国的嘉宾中有“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会长袁永林少将、副会长栗龙池大校和马国庆大校等,他们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原新华社特稿社副社长熊蕾《永远的怀念——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白求恩》与本报副刊编辑部主任刘芳的《白求恩大夫与上海新闻奖》、文学博士丰云教授的《华人新移民文学中的白求恩书写》更是窥斑见豹,见证着白求恩在中华儿女心目中丰碑般的地位。

在前往白求恩故居格雷文赫斯特市参观时,保罗·凯利市长(MayorPaulKelly)亲切欢迎中国朋友的来访。在白求恩纪念馆里,斯科特·戴维森馆长(ScottDavidson)与来宾座谈,介绍了白求恩文物保护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并愉快地接受了赠送给纪念馆的白求恩研究专著。

图为绚烂秋叶中的白求恩故居

本次研讨会活动的几大亮点令人瞩目。一是10月28日在渥太华由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主持的招待会上,放映了由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加拿大龙腾集团等联合制作的3D巨幕纪录影片《不远万里——重读白求恩》的片花。据悉,该片计划于年白求恩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中加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在全球推出。影片中,作家李彦教授讲述了她在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帮助下,如何证实了白求恩遗嘱最终的真实性以及寻找到白求恩与毛主席在延安会面的全世界唯一的照片。

图为中国驻加大使馆招待会上放映的片花

中国驻加大使丛培武先生在招待会上致辞说,自己到加拿大履新刚一个月,但已感受到很多加拿大民众都很关心中加关系,致力于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两国关系发展,这也是我们缅怀白求恩医生的最好方式。”

图为中国驻加大使丛培武先生致辞

另一个亮点则是在滑铁卢举办的由中加代表共同献艺的《音乐之声》联欢会。中国代表团一曲《颂歌献给白求恩》,唱出了白求恩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不朽地位。滑铁卢社区华人合唱团的男声合唱《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则再现了当年抗日烽火中华夏儿女的不屈不挠。加拿大男高音歌唱家演唱了中国古代诗词,吟咏了中华五千年的豪迈。歌声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和祝愿:铭记历史,继往开来!

图为中国代表团合唱《颂歌献给白求恩》

(刘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jd/1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