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有偏好期丝瓜,春吃芽,夏吃瓜
别名: 天罗、绵瓜、布瓜、天络瓜 性味归经: 甘、凉。入肝、胃经 主治 身热口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疗疮痈肿,妇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瓜根、瓜藤、瓜叶有止咳、祛痰、活血通络及抵抗细菌的效果,鲜丝瓜叶可擦治顽癣。 丝瓜花微苦、寒,清热解毒,可用于肺热咳、咽痛、鼻炎、痔疮等的医治。 食用注意 宜食:适宜热病期间身体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以及夏季疖肿患者食用;适宜妇女带下、妇女产后乳汁不通者食用。食用以嫩者为美,药用以老者为优。 忌食:脾胃虛寒、腹泻不宜服。 养生详解 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在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有“美人水”之称。 女士多吃丝瓜还对调理月经也有帮助。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效,能美容去皱。 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作用的物质。 中医认为丝瓜性味甘凉,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下乳汁等功效。 名方良方 1.肠风:丝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6克,空心下。(《续本事方》) 2.痰喘咳嗽:丝瓜烧存性为末,枣肉如弹丸大,每服1丸,温酒化下。(《家庭食疗手册》) 3.经脉不通:丝瓜焙干,为末空心酒下。(《海上名方》) 4.肺热咳嗽: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滇南本草》) 5.蛔虫病:黑色生丝瓜子20~30粒去壳,空腹嚼烂咽下。每天1次,连服3天。 6.荨麻疹:生丝瓜子20~30粒去壳。谷芽30克煎汤。每天1次,空腹嚼烂丝瓜子,用谷芽汤送服。连服3次。 7.胸胁痛:以干老丝瓜烧焦存性,研末,温酒调服,每次10克。 药典论述 1.《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2.《本草纲目》:“老者烧存性服,祛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 趣味食谱 肉沫丝瓜汤 配方: 丝瓜克,瘦猪肉克,食用油20克,姜丝5克,香菇10克,料酒5克,水淀粉30克,味精5克。 制作: 1.猪肉剁碎,先将水发香菇去蒂洗净,丝瓜去皮洗净切片。 2.锅烧热,加入油和姜丝,再加丝瓜片、香菇、料酒,煮沸至香菇、丝瓜入味,用水淀粉勾芡,放盐、味精,调匀即成。 功效: 益气血、通经络。适用于妇女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等病症。 扫码逛逛?文中部分图文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编辑Nat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gl/9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如画走近浦东这个第二大公园,感受浓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