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楠]为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多伽罗],后来又有[伽蓝]、[伽南]、[棋楠]、[奇蓝]、[奇楠]等名,皆为CHI-LAN之音转。

沉香是诸香之王,奇楠又是最上等沉香,奇楠和沉香的树种与结香成因相仿,但性状和香气特征不同,所以被独立成一类。一万株沉香树中唯有一、二株可结成奇楠,十分难得,自古有[占城奇南,一片万金]的说法。

占城在越南中南部一带,是占族在越南建立的王国所在地。元明时中国航海较发达,不少海外闻录都记载道:[占城产物中有茄篮木]、[奇蓝香出占城等国]等,郑和下西洋时,翻译通事马欢、费信也提到占城出[伽南香]。其中《星槎胜览》并说:[棋楠香一山所产,酋长差人看守采取,民下不可得,如有私偷卖者,露犯则断其手],奇楠珍贵可见一斑。

奇楠之名最早随佛经以[多伽罗香]之名传来中国;后来见于医书,如宋朝中医官宪宗奭的《本草行义》:[削之自卷,咀之柔韧者,谓之白蜡沉,尤难得也。]软卷、柔韧、可咀嚼,正是奇楠的特征之一。

明代《本草乘雅》[沉本黄熟,固坎端棕透,浅而材白,嗅而易散。奇本黄熟,不唯棕透,而黄质邃理,犹如熟色,远胜生香,熏炙经旬,尚袭袭难退也。]奇楠和沉香从外观上不容易分辨,但薰炙起来奇楠比起沉香灵透清澈,气味随时间变化,香味也更为悠长耐久。

古人说:[沉香所重在质,入水便沉。奇南虽结同四品,不唯味极辛辣,着舌便木,顾四结之中,每必抱木,曰油、曰蜜,曰绿、曰金丝,色相相生,迹迥别也。]所述大致不差,后人因此衍说糖结、蜜结、油结、金丝结之说。但事实上如油、如蜜丶如糖、如金丝是奇楠香共同特征,难以据此区分。现今越南和台湾的沉香市场,习惯将奇楠分白、青、红、紫四品,以白奇为上品。

白奇楠以强烈的窜气为特征,窜气的速度快且香味持久,气味馥郁,为最上等的奇楠,初香特别长,继之本香,最后尾香如牛奶,层次丰富多变,因表面略带青白,颜色较淡而得名。白奇生结较多,往往为树龄逾百的老木,结油厚而香味阳烈,如青春之人,精气旺盛,魅力逼人,白奇也有熟结,通常入土未久,土的陈气浅,气味依然很浓郁,白奇还有一特点,质软,削起来会黏刀,切面呈黑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变得雾状。白奇以芽庄所产最富代表性,除其香味沁通窍充满灵气,亦有沉稳的蜜香余韵。

图片来源于文献,非实物图,仅供参考

绿(青)奇楠颜色略带黄绿,生结绿奇的外表与白奇外表非常类似,窜气也相当快而透力持久,只是凉澈程度不若白奇。熟结绿奇其外表有风化层,木色则透着青绿。煎则清香凉甜富有,嗅觉敏感的人可以闻出辛、酸、苦、辣、甜凉等层次,历历分明。绿奇中以芽庄公认凉度最佳,大叻、广义、顺化、广平、嘉莱等越南地区也出产品质很好的绿奇。

红(黄)奇楠红奇楠介于绿奇和紫奇之间,有时被跳过。红奇在土中醇化时间比绿奇稍久,风化外层色带红褐而得名,入土若再久则转紫。顾名思义红奇以熟结为多。凉性够,但香味比绿奇深沉。芽庄、嘉莱都出产红奇。

紫奇楠(黑奇)为入土醇化过的熟结,颜色较深,香气比前几种奇楠要沉静圆润一些,越南顺化的紫奇楠煎香时会有橘子的气息。中国海南奇楠,以紫奇楠为顶级,称软丝紫奇楠或紫油奇楠,甚至认为即古籍所称:[兰花结]。

总的来说,色由肉眼评定,尚属主观,不是一定的标准,结油多寡与沉水与否,仍是判定香品的重要标准,结油丰富,香气多变,即是好奇楠,沉水与否倒不是太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gl/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