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权利一
权利的基本含义 关于权利,可以从多层面理解。第一,可以把权利理解为资格,即去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一个人只有被赋予某种资格,具有了权利主体的身份,才能向别人提出作为或不作为的主张。第二,可以把权利理解为利益,即法律所承认和保障的利益。无论权利的客体是什么,上升到抽象概念,对权利主体来说,它总是一种利益或必须包含某种利益。第三,可以把权利理解为主张,即以某种正当、合法的理由要求、坚持相对人作为或不作为。第四,可以把权利理解为自由。这种自由受到法律的允许和保护,包括权利主体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即权利主体可以按个人意志去行使或放弃某项权利,不受法律上的干涉或他人的胁迫。 学习权利的基本含义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宣言,特别强调学习权的概念,并对于学习权的内容提出具体的界定:学习权是阅读和写字、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想象和创造、了解人的环境和编写历史、接受教育信息、发展个人和团体技能的权利。由此观之,学习权是以个人为主体,透过适当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记录历史、创造历史的一种基本人权。 具体到学习的权利,可以作以下理解:学习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要求国家、社会、学校积极提供均等的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从而获得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关于学习权利的本质,在教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学习权利不只是学习者被动学习的权利,还是个人与生俱有的选择教育进而完善和发展其人格的主动权利。为了实现学习权,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权利主体可以要求国家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这种观点肯定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追求适合自己生长和学习的教育;强调了学习权利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自由性。因此,可以把这种观点看作对学习权利的发展和突破,它远远超出了“学习”的含义,甚至作为一种理念存在。 通俗地讲,大学生的学习权利包含以下要义:我考上大学了,取得了在大学学习的资格;我考取的大学就应该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如果学校提供不了相应的学习条件,就是对我学习权利的损害,我有权诉诸法律要求学校改善学习条件;我的学习权利受法律保护,学校不能强迫我学习。(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推荐阅读: 科学与真理的区别 科研资助方式应从“竞争立项”逐步转变为“择优选人” 科学幻想不等于能成为生活现实,说说“元宇宙” 科技评价改革是“三评”改革,不只是“人才评价”改革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要与时俱进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感染与传染的区别 医学与医疗的区别 科学研究要分类评价,如何分类? 重量和质量的区别 教育公平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要为民间科学家正名 引进预长聘制“Tenure-track”的是与非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制造与建造的区别 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径和发展途径是什么? 科技论文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论文与期刊就好比饺子与锅 成功的实验发论文,失败的实验数据也很有价值 如何判断论文被引用的价值 关于科技论文的题名 关于科技论文的摘要 为科研经费管理新政策叫好,为下一步改革思考 对教育“内卷化”的再思考 信息社会将产生新的教育形态 高等教育发展要跨越“三重门” 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谁发出的? 通往“元宇宙”的关键技术VR是什么? 通往“元宇宙”的关键技术AR是什么? 莫名其妙的“元宇宙”一如既往的资本忽悠 “霸王条款”不灵了,你上网的个人信息保护有法律依据了 所谓“元宇宙”也许存在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某个发展阶段 科学与信仰矛盾吗? 科研活动秩序要靠知识产权等法律保障,坚持客观、公正和公平原则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斩断学术“近亲繁殖”的利益圈 “双一流”建设女婿儿子都重要,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关于科技论文中涉及注释、参考文献和致谢的注意事项 保障网络安全要处理好技术与管理、个人防范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关系 学报与杂志的区别 关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 常识告诉我们,科技期刊根本就不存在权威性 图书出版中的编与著的区别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区别 科研管理不能模仿工业管理方式,不能急功近利 在“英国法学大学国际商法硕士项目线上开学典礼仪式”上的致辞 在“美国渥太华大学MBA线上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研发26年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传回来首张天体观测照片 没有法规和伦理约束的生物技术改造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 教育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观念及管理理念也应与之相应而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fg/10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BLUBC夏令营74暌违两年
- 下一篇文章: 好古斎读书田调分享会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