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221/4342070.html

12月24日,大田县“十三五”第三批中学化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大田一中施发湘、大田五中张玉芳和大田太华初级中学张美婷在福建师范大学和大田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远赴千里,齐聚冰城雪国哈尔滨,开启为期3天的第二次集中跟岗研修。

本次活动通过课题研讨、专题讲座、海峡两岸同课异构观摩、自由论坛等形式,指导了一线教师如何正确找到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背景的化学学科教学工作方向,激发了老师们深切的思考,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专家引领砥砺前行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郑长龙教授开设《新时代化学教师教育的新挑战》专题讲座。郑教授从当下的时代背景提出教师面临的挑战: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他结合典型的创优课设计案例分析拔尖创新型教师所具有的特质,指出在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师王的师王”的培养,最后,郑教授倡议创建基于学科属性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理论体系应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率真爽朗的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结合团队的研究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化学素养的培养—基于硫化学的科学研究》的盛宴。他以药物中的硫为切入点,探索学生化学素养的认知规律,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其具有认知的成就感,学会纵横解析、以点带面,让学员们认识到:认知,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每一次觉得回到原点,每一次高度都会不同。

《化学教育》副主编朱玉军主任为学员们带来《教学课例怎么转化成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精彩讲座。朱主任结合本次会议的投稿样本分析一线教师在书写论文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论文不是简单加和,而是教师的实质观点,同时要注重文章的创新性。最后,朱主任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对文章摘要如何书写进行阐述,让在座的学员们真正领略了他深厚的学识与修养。

各位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深入浅出,启发性强,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教学案例,可实际操作的指导同时兼具丰富的实用价值和前瞻性,给在座的代表们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启发以及教学启示。

同课异构各展风采

12月27日,学员们观摩了四节风格各异的优质课。

来自台湾彰化高级中学的刘晓倩老师执教《羟基官能团》,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微型实验的设计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渗透着节约环保理念,重视学生实验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院王峰老师则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设计问题串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猜想,同时借助手持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证据推理到模型认知直至应用。

台湾新北市锦和中学的钟建坪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氯及其反应性质》一课。钟老师的课堂传承台湾理念,以学生实验为主,注重课堂与理论的差异性,设计理性,迁移比较不同元素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建立模型结构。

来自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李洪涛老师对于这节课,从生活中真实情境水痘引入,选取新颖的素材,经历评估、反思,同时采用微型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点亮了一盏灯。

评课议课环节中,各位专家对这四节课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台湾师范大学的邱美虹教授提出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模型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动手实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积极的预测,学会从数据资料进行推理分析,同时通过对知识的建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的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指出在建构知识模型的过程中可采用课堂对话、从观念到目标等系统化的设计,应注重情境的连续性和地区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同的模型结构。

自由论坛思维碰撞

自由论坛的分会场报告犹如一本百科全书,开拓了大家的视野。来自国内不同院校的教授、研究生从化学教学、化学学习、测量与评价和教师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座的代表们对其进行深度思考,在茶歇期间,大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培训有期,研修无尽。专家们的倾囊相授和优秀教师代表的精彩展示犹如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学员们前行的道路,也教会他们在聆听中感悟,在反思中进步,让大家怀揣着梦想,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孩子们,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

供稿:施发湘张玉芳张美婷

编审:刘爱华

大田教研微言

分享教育研训点滴

大田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otaihuaa.com/wthdt/7921.html